×

您认为《说唐全传》中最可恶的人是谁,为什么

罗成阴狠,翻脸无情;秦琼虚伪,沽名钓誉;程咬金混不吝,唯恐天下不乱……《说唐全传》是一部充满神话色彩,同时揭露人性阴暗的古白话小说,书中塑造了很多存在人格缺陷的“正面”人物,但是无论罗成、秦琼还是程咬金,和徐茂公比起来恐怕都是小巫见大巫。

作为右相星临凡的徐茂公精通伏羲八卦,五行推衍无有不中,然而正是由于可以窥探天机,所以他以天数使然或者天意难违作为最好的借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瓦岗的建立

秦母大寿时,天南海北、黑白两道三十九位英雄好汉齐聚一堂,这些人中很多之前并不认得,比如罗成、柴绍、程咬金和绿林好汉们,甚至可以说罗成这样的人从骨子里就看不起响马,可就是在这种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情况下,徐茂公却看似很冒失的提出了三十九友大结拜。

原本他若是无缘无故提出这点,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但是徐茂公很会抓住时机,他激将秦琼,烧毁了捕批牌票,让大家见识了秦琼为了义气宁可自己涉险。绿林人最看中的就是义气,所以见了这一幕必然敬佩,徐茂公就是抓住了大家血气上涌的这一瞬间,提出了结义。

原本像罗成、柴绍这样出身的和绿林人士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但他们俩年轻,正是热血冲动的时候,而且大家都同意,他们若是拒绝,岂不是小觑了天下英雄?秦琼的面子也必然不好看,于是便有了之后的一幕。

茂公道:“今日众英雄齐集,也是最难得的,何不就在此处摆个香案,大家歃血为盟,以后必须生死相救,患难相扶,不知众位意下如何?”众人齐声道是。就于楼上摆下香案,一个个写了年纪,茂公写了盟单,众人一齐对天跪下,茂公将盟单高声念道:

维大隋炀帝二年九月十四日,有徐勣、魏征、秦琼、单通、张公瑾、史大奈、尉迟南、尉迟北、鲁明星、鲁明月、南延平、北延道、樊虎、连明、白显道、金甲、童环、屈突通、屈突盖、齐国远、李如珪、贾闰甫、柳周臣、王伯当、尤俊达、程咬金、梁师徒、丁天庆、盛彦师、黄天虎、李成龙、韩成豹,张显杨、何金爵、谢映登、濮固忠、费天喜、柴嗣昌、罗成等三十九人,歃血为盟,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有荣同享,有难同当,吉凶相受,患难相扶。如有异心,天神共鉴。

为何徐茂公要极力促成这次结拜呢?我们看一下名单,不同于评书,在《说唐》中,三十九友的老大是徐茂公,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他的威望,加上他本身就算无遗策,所以在瓦岗正式立主之前,他就是实际上的领头人。而之后大反山东,也确实是徐茂公发号施令。

我们必须承认徐茂公的能力,通过他调兵遣将,众兄弟在缺少了两个强力战力罗成、柴绍的情况下依旧一路杀到瓦岗,赶跑了马三保,占据瓦岗山,自立为王。从这点讲,徐茂公居功至伟。

那么为何在后来却是一直添乱的程咬金做了“王”?除了所谓的天数,这也正是徐茂公的高明之处,因为他打定主意投唐,如果他的身份是一镇反王,必定为李渊所不容,但如果反王无能,他靠自己的能力振兴瓦岗,那就是能干的贤臣,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争抢的对象。

说白了,徐茂公之所以将这些人聚在一起,和宋江聚拢人才招安道理是一样的。宋江一个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如果孤家寡人,朝廷不可能重视他,所以梁山整个势力就是他的资本。徐茂公虽然有能力,但身份不过一个江湖术士,他需要一个平台先证明自己的价值,不然他即便投唐,也只能作为秦叔宝、罗成这样人物的附庸,如何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

试想,存着这样的心思,即便瓦岗有过高光期,又怎么可能长久?

瓦岗的覆灭

很多人认为,瓦岗的覆灭是因为李密后期昏庸,“玉玺换萧妃”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桥段。实际上这是评书改编后的情节,在《说唐》中,李密用来从窦建德处换萧妃的是珍珠旗,玉玺是在紫金山被李元霸抢去的。

李密在得到萧妃后确实荒废了政事,但是整个瓦岗没有一个人去劝谏,在程咬金生擒李世民后,徐茂公和魏征私改李密的旨意,将李世民放走,而在李密训斥赶走二人后,他们不思己过,还留诗揶揄。

高阳道士徐茂公,拜上金墉西魏王。

日败三贤归别国,开仓甲子耗王粮。

七骠八猛皆离散,一十二骑往哪方?

约克五行丁卯日,管教四马自投唐。

雄信洛阳招驸马,乱箭攒身王伯当。

挂首午门传号令,那时见你泪汪汪。

李密派秦叔宝、罗成去捉,二人鬼混一日回来复命,被李密一语道破,喊打喊杀,二人的反应是好气又好笑,一旁的程咬金则直接捅破了窗户纸。

旁边闪出程咬金大叫道:“主公,这个使不得。你不想想来历,自去摸摸肚里看,若不亏我们这几个人,你这皇帝哪里来的?如今怎么反面无情,动不动就要杀起来!”

程咬金所说,几乎代表了整个瓦岗将士的心声,徐茂公扶保李密,就是为了脱身。

为何这么说呢?首先,傻瓜都知道,程咬金不是明主,所以程咬金当家时期的瓦岗虽然实力强大,但更像一个草台班子,完全就是瞎胡闹。等到徐茂公觉得投唐时机差不多到了的时候,自然就要想脱身之策。无论程咬金怎样,如果徐茂公直接舍其而去,那就是不义,而且贾柳店众弟兄对程咬金当家的瓦岗颇有归属感,徐茂公若走必定众叛亲离。

程咬金虽然是个混不吝,但是他不傻,而且还很狡猾,他一早就知道自己不是当主公的料,新鲜劲过了也就腻了。而且如果他不摘掉大魔国混世魔王这个头衔,将来是很麻烦的,于是误杀杨素被杨玄感押解经过此地的李密被捧上了“主公”的位置。

没几个人对李密有什么归属感,所以徐茂公、魏征、秦琼、罗成的这一系列欺君行为被看做理所当然,相反到成了李密不知进退,然后到了外面,无人提这些,只说李密沉迷美色。实际就事论事,李密对这件事的处理有什么错?

紫金山李元霸一个人将十八路反王麾下一百八十五万联军杀得只剩六十五万,同时不仅抢了李密的玉玺,还逼迫十八路反王归降降表。如此的奇耻大辱,李密要报仇,所以在大赦时单单决定不赦李世民何错之有?何况这还是程咬金提醒的。

徐茂公和魏征因为李世民是真命天子,所以早有归顺之意,于是不顾现在的主子,急于讨好未来的,将“不赦改成本赦”,李密就是杀了他们都不过分。可是免去死罪的最终结果却是被徐茂公用诗嘲讽,还间接导致了瓦岗的解体。

所以说,从一开始瓦岗的建立,到覆灭,都是徐茂公的算计,是他扬名天下的跳板,而弃魏归唐之后,徐茂公马上召集了大部分瓦岗旧将,一下就成了李世民的股肱之臣。

罗单斗的推波助澜

所有人的命运,起码近些年的,徐茂公都算得到,比如单雄信、罗成、王伯当的死。

大反山东时,徐茂公就算出,只要单雄信参与,在潞州二贤庄的家眷必然受到牵连。于是作为大哥的徐茂公很“仗义”的没有告诉单雄信。不仅如此,他反而还激单通承诺若家人有个三长两短不能迁怒于他。

很多人认为,这是天数,无论徐茂公怎么做单雄信的家人都必然会死。按照《说唐》的设定确实如此,但如果真的是兄弟,有一句话叫“尽人事,听天命”,这也算是尽了心了,哪有什么也不做,反而先把自己摘干净的道理?

另外,单雄信和罗成的死在大家歃血为盟时,徐茂公就已经算到,但他丝毫没有提醒过。经常看古典小说的都知道,一旦有世外高人算出某个人物有什么劫难,就会提醒他注意什么,或者留下几字箴言。尽管最终他们还是避无可避的亡故了,但告知与不告知的意义是不同的。徐茂公的所作所为看似只是顺其自然,上应天数,实际就是不想牵扯因果,同时还能用这些人的既定命运做做文章。

另外,我们都知道,罗成和单雄信不和,也因此引发了青龙、白虎三世的争斗。二人争端除了天克(白虎属金,青龙属木,金克木)和程咬金的挑拨离间、秦琼的不作为外,还有徐茂公的“巨大功劳”,或者说徐茂公才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正是他最后的一系列操作,使得只是不和的二人结成了死仇。

瓦岗解体后,秦琼、罗成、程咬金最早投奔的是在洛阳做驸马的单雄信,单雄信对他们特别好,但是徐茂公一来,直接就把秦琼和程咬金拐走,只留下病重的罗成。

罗成算计单雄信,让单雄信误以为罗成和自己是一条心,都是要与李唐不死不休,可是在李世民兵犯洛阳的时候,罗成居然带着家眷临阵倒戈,这也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心灰意冷的单雄信一个人冲进了唐营。

徐茂公往下一看,那些众将多是贾柳店结拜的朋友,谅来不肯伤情,独有罗成与他面和心不和,遂叫:“罗成。”应道:“有。”“你与我去擒这单雄信!”罗成道:“得令!”

当时唐营多数都是瓦岗旧将,他们在明知单雄信与李唐有仇的情况下依旧加入了李世民麾下,虽然说将其择木而栖,为了前途做正确的选择无可厚非,单雄信也理解他们这么做,但是他们自己是不好意思与单雄信相见的。

罗成狠毒,翻脸无情,任务给他他一定会完成,但罗成之前也一度不好意思和单通见面,只不过他不会为了这份不好意思影响决断。要是说唐营除了罗成没人能制服单通,也就罢了。但是明明有实力碾压单雄信,却并非出身瓦岗的尉迟恭在,徐茂公却弃之不用,偏偏点了尉迟恭的将。而当秦王对喊打喊杀、宁死不降的单雄信无可奈何,问计于徐茂公时,却得到了一个简单扼要的办法。

秦王再三哀求,怎当雄信心如铁石,只是不睬。秦王无奈,只得立起来问徐茂公。徐茂公道:“苦劝不从,只得斩首。”

在徐茂公看来,死是单雄信唯一的归宿,此时的单雄信不再是那个一支令箭就能让整个绿林风起云涌的总瓢把子,曾经其麾下各个山头的当家已经成了唐臣。

刑场之上,徐茂公再度算计了单雄信一次,榨干了他最后的利用价值。

茂公便同程咬金等众人设下香烛纸帛,茂公满斟一杯送过来道:“单二哥,桀犬吠尧,各为其主。可念当初朋友之情,满饮此杯,愿二哥早升仙界!”雄信酒到面前,把酒呼来照茂公面上一喷,瞪着眼骂道:“你这牛鼻子道人,老子好好一座江山,被你弄得七颠八倒,今日还要说朋友之情,你娘的交情!谁要你酒吃!”茂公道:“二哥虽不吃,我是尽我的礼。”然后张公瑾、史大奈、南延平,一个个把酒敬过来,雄信只是不肯饮。

这一切看起来合情合理,实则不然,问题就出现在徐茂公第一个敬酒。

作为三十九友的老大,在正常情况下,徐茂公第一个敬酒没什么不妥,但此时的单雄信最恨的就是徐茂公和罗成,徐茂公第一个敬酒就料定了单雄信不会喝,同时让本来心中就不甘的单雄信更是火大,从而直接迁怒于后续敬酒的其他兄弟,直到程咬金敬酒,说了让单通顺心的话,他才喝了。

试想,如果不是徐老道第一个敬酒,而是程咬金,接着众兄弟再一一上前,单雄信还会如此吗?看起来喝酒不喝酒只是一个形式,实际上徐茂公却摘清了自己,将单雄信推到众人的对立面。

说的再直白一点,如果第一个上前的不是他,单通喝了所有人的酒,只拒绝了徐茂公和罗成,那么有问题的就是徐茂公和罗成,但是他第一个上前拱火,造成了最终局面,反而成了单雄信不识时务,不知好歹,这一点从罗成最终的话也看得出来。

罗成上前道:“单二哥,小弟不是怕你不过,因我们多是朋友,岂可不敬你一杯?但你与俺表兄何等交情?众朋友多归了唐,单二哥这等执意,觉得太过分了些。今番小弟奉令监斩,你若要性命,可速速商议。不然,你快饮此酒,待小弟开刀。”

雄信听见此言,骂道:“罗成!你这小贼种!背义投唐,我今生不能杀你,来世杀你全家。老子入你的亲娘!”罗成听他骂得刻毒,一时性起,大怒,拔剑把雄信一剑砍为两段。他一点灵光,直往外国去投胎去了,后世借了盖苏文,来夺唐朝江山。

罗成在背叛单通后一直不好意思与之相见,包括出战将其生擒时,面对单雄信的破口大骂,也不还口。但此时突然说出如此撕破脸的话,主要就是在大家敬酒的过程中觉得单雄信多少有点给脸不要脸。但如果徐茂公没有第一个敬酒,单雄信将其他人的酒尽数喝了,罗成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甚至有可能静思己过,那么就不会有二人最后的彻底决裂,罗成怒杀单雄信引发出二世青龙盖苏文的复仇。


所以说,徐茂公对兄弟步步为营的算计,这不是性格上的缺陷,而是骨子里带来的“阴”,也是本人对他厌恶的原因。

之后罗成战死,乱箭穿身。到了后传,秦琼吐血,应誓而死,而其他瓦岗兄弟在凤凰山被二世青龙盖苏文尽数斩杀,只有最后被单雄信接纳的程咬金幸免于难。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徐茂公,却依然做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股肱之臣,平安无事。

安史之乱爆发后,三世青龙安禄山将徐茂公曾孙徐承志满门诛杀,并且将徐茂公挖坟焚尸,不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徐茂公有没有算到自己百年后的这一天呢?

《隋唐演义》里面那个吃小孩儿的恶魔麻叔谋最后怎么样了

麻叔谋,隋炀帝杨广驾前的站殿将军,由于长了一部黄焦焦的大胡子,人称“麻胡子”。

此人性格残忍,嗜杀成性,而且贪财好色,在朝中名声甚臭,为文武百官所不喜。

但他也不在乎,因为他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台,就是大丞相宇文化及。

他对宇文化及言听计从,忠心耿耿,深受宇文化及的器重,被视为心腹。

大战南阳关之时,麻叔谋曾和伍云召交过手。

南阳侯伍云召起兵反隋之时,杨广曾派四路大军前去平叛,其中一路的领兵官就是麻叔谋。

南阳关一场大战,麻叔谋为抢头功,第一个出战会斗伍云召。

要说这麻叔谋嘛,胯下一匹青鬃马,掌中一条金背砍山刀,力猛刀沉,也很有两下子。

但是,他那两下子对付一般人还行,在伍云召面前简直就跟闹着玩儿一样。两人交手七八个回合,麻叔谋被伍云召杀的大败而归。

开通大运河之时,麻叔谋担任运河督办。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呢?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原来这杨广除了爱美人之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花。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见到了一棵奇花,金花碧叶,华贵非凡,花朵其大如斗,花瓣层层叠叠,芳香四溢,艳丽绝伦。梦中的杨广越看越爱,就在他刚要低头嗅花之时,突然一声雷响,吓得杨过一哆嗦,从梦中惊醒。

次日早朝,杨广就把昨晚做的那个梦告诉满朝文武,向百官询问梦是何意,梦中奇花又是何花?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谁也答不上来。

丞相宇文化及就提议,由杨广描述,让画师把梦中花的样子画出来,然后张贴到全国各地,招贤纳士,让有识之人来给皇上谈花解梦。

杨广照准。

皇上下旨谁敢不照办?不几日,带有花图的榜文就像雪片一样飘向了全国各地。

一个多月后,皇宫外来了一人,自称能与皇上讲花,能替君王解梦。杨广大喜,宣旨召见。

来人名叫王世充,他对杨广说了这么一番话:皇上梦中的奇花名叫琼花,名贵非凡,世所罕见。现如今只有在扬州的一座寺院里有一棵,此花颇有灵性,只有遇到真龙天子才会盛开。那个梦就是提醒皇上,当今天子英明神武,乃有道明君,琼花顺应天意,已到盛开之时,为什么迟迟不肯开呢,就是在恭迎圣驾,只要皇上圣驾一到,琼花就会盛开。

王世充这一番话把杨广说的心花怒放,琼花还没开,他的心花先开了。

杨广立刻下旨,封王世充为扬州府护花太守,让他马上回去,好生保护琼花,随时准备迎接自己的圣驾。

王世充离开皇宫后,心中暗自高兴,杨广答应去扬州赏花,自己的计策就成功了一半。

原来这王世充可并非等闲人物,此人胸怀大志,野心勃勃,早就想推倒大隋,自己也过过皇帝瘾。

他暗地里在扬州招兵买马,积草屯粮,期待着有一天杀进长安,身登大宝。但他深知,杨广手下兵多将广,强攻硬打自己还远远没有那个实力。

前些日子他在扬州见到皇榜,心中就是一亮,心说杨广啊杨广,你个无道昏君,做个梦也值得如此大张旗鼓,还把皇榜下到了我们扬州,也好,我就在这皇榜上做做文章。

他和手下人一商议,决定由自己亲自前往京城长安,以谈花解梦为名,见见这个无道昏君,最好是能把他骗到扬州来,然后伺机下手,动手除掉。

如今一看这计策可行,杨广深信不疑,居然还封自己为什么护花太守。王世充心满意足地回扬州准备去了

王世充走后,杨广的心也就跟着走了,恨不得一下子飞到扬州去,好好欣赏欣赏梦寐以求的琼花。

他与文武百官一商量,丞相宇文化及提议,去扬州赏琼花不是不可,只是路途遥远,一路上车马劳顿,恐陛下龙体难以适应,不如修建一条运河,乘龙舟而去,不仅舒适,沿河路上还可赏景游玩,岂不美哉?

杨广深以为然。

于是乎,麻叔谋得丞相宇文化及的举荐,当上了开通运河的督办。

这运河督办可是个肥差,麻叔谋能谋到这份差事,把他兴奋得三天三夜都睡不着觉。

他哪里能想到,就因为这份差事,再加上他那贪婪成性、残暴无德的行为,自己把自己的性命给断送了。

强行刨祖坟,逼反孟海公。

麻叔谋当上了运河督办之后,趁此机会,他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贪污了金银无数,发了横财。

这一天,开通大运河的工程开到了曹州地界。

这曹州城外西北二十里有一座大坟,是曹州镇守使孟海公家的祖坟。本来通河工程可以饶坟而过,这麻叔谋想敲诈勒索孟海公,非逼着孟海公交出一笔巨款,不然就挖坟掘墓。

可偏偏孟海公还是个清官,还真就拿不出那么多银子。麻叔谋可不管这个,这小子一声令下,真就把孟家祖坟给刨了。

这一下可把孟海公惹怒了。

俗话说,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孟海公身为曹州镇守使,居然眼睁睁看着自己家的祖坟被刨了,他岂能善罢甘休?他和手下众将一商议,做出来一个大胆的决定,插旗造反,自立为王,起名号为“宋义王”。

做了缺德事,得了缺德病。

麻叔谋自从下令刨了孟家祖坟以后,就得了一种怪病。吃啥啥不香,吃啥啥没味,什么山珍海味到了他的嘴里都如同嚼蜡,惹得他大发脾气,把过错全归到厨子身上,好几个厨子都因此丧了命。

这一次轮到一个姓王的厨子给他做饭,王厨子提心吊胆地给他做了十几道菜,没一个合他口味,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不说,还发出了最后警告,下一顿再做不出可口的饭菜,别想活命。

王厨子被逼得走投无路,决定临死前报复麻叔谋一次。他也不知在哪儿找到了一个死孩子,就把死孩子身上的肉割了两块,煮熟了送给麻叔谋吃。他这样做纯粹就是为了恶心麻叔谋,临死前也好出出心中恶气。

哪知麻叔谋吃了以后,竟赞不绝口,简直就是从来也没有享受过的美味,重赏了王厨子。

从这顿饭以后,麻叔谋就走上了吃人肉的道路。开始还有所顾忌,后来干脆明要,所到之处当地官员必须奉献孩子供麻总管享用。

这个消息一传开,老百姓被闹得人心惶惶,一听说麻胡子来了,吓得小孩都不敢哭。

命丧相州城,逼反高谈圣。

这一天,麻叔谋一干人等来到了相州地界。

相州镇守使叫高谈圣,此人品行不错,一听说吃人的麻胡子来了,高谈圣心中就打定了主意:你麻胡子在别处吃人我管不了,在我相州地界,绝不容你胡作非为。

果不其然,麻叔谋派人向高谈圣要小孩子,被高谈圣断然拒绝。不但拒绝,相州城大门紧闭,干脆不让麻叔谋等人进来。

麻叔谋勃然大怒,领人要攻打相州城。相州城外一场大战,高谈圣不是麻叔谋的对手,正在危急时刻,来了一队人马。

为首一人身材高大,膀阔腰圆,胯下一匹落日黄风兽,掌中提着一条熟铜大棍,正是前来投奔高谈圣的紫面天王雄阔海。

雄阔海眼见高谈圣就要落败,催马上前将其替下,一询问才知道眼前这个长着大胡子的人就是运河督办麻叔谋。

当得知这个麻叔谋居然爱吃小孩儿之时,可把雄阔海给气坏了。

雄阔海心说:“世上还有这种人,这不纯粹是魔鬼吗?姓雄的今天非要为民除害不可!”

麻叔谋久闻紫面天王雄阔海的大名,他知道这雄阔海可太厉害了,自己今天恐怕要性命难保。

果不其然,两人交手不过五、六个回合,麻叔谋被雄阔海一棍子正打在脑袋上,脑袋都被打烂了。

这个作恶多端的恶魔哼都没哼一声,就此一命呜呼。

高谈圣一看这位奉旨开通大运河的督办在自己的相州城外被打死了,知道自己肯定逃脱不了干系,干脆,也别等着杨广治罪了,举旗造反吧。

就这样,高谈圣自立“白御王”,任命雄阔海为自己的兵马大元帅。

关于麻叔谋的死,除了被雄阔海打死这个说法之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

麻叔谋吃小孩的事太过恶劣,传扬开来之后举国都为之震惊,隋炀帝杨广更是勃然大怒。

杨广心说,身为我大隋朝官员,居然敢做下这等恶事,这还了得?

于是杨广下令,将麻叔谋押送到长安城,被凌迟处死了。

第二种说法是:

麻叔谋吃小孩儿的事传到靠山王杨林的耳中之后,把杨林气得浑身都哆嗦。

杨林心说,现在到处都是叛乱,我大隋的江山岌岌可危,莫非真应了“国之将亡,必出妖孽”那句话,要不然我大隋怎么出了麻叔谋这种丧尽天良的官员?

杨林越想越气,亲率大军赶奔麻叔谋的住处,用自己的一对水火囚龙棒结果了麻叔谋的性命。

反正是不管哪种说法吧,麻叔谋最终也没有落下好下场。

如果将《说唐全传》中的人物对应三十六天罡,会是怎样的

按照《说唐》中的设定,很多人物原本就是上界神祇临凡,可是如果去除它们,这个假设性的问题也就没什么乐趣了。

所以我们可以把三十六天罡只当作一个假设性的称号,看看与《说唐》中的人物如何进行对应。

天魁星——李世民

所谓天魁星,就是魁首之意,那么这个位置,李世民当仁不让。

作为紫薇星临凡的真命天子,李世民长得和刘备一样,两耳垂肩、双臂过膝……我不懂玄学之类的,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这样奇特的相貌就是大富大贵之相。

天罡星——秦叔宝

很多人或许会奇怪,主要是因为《水浒传》中的天罡星卢俊义是梁山武艺最高的一位,受其影响,所以多数人我相信会把天罡星给李元霸。

不过我觉得天罡星除了武艺,更重要的应该是武将之首,所以即便秦琼在《说唐》中算不上高手,但天罡星之位还是应该给他。

天机星——徐茂公

这个基本没什么悬念,徐茂公神机妙算,算无遗策,而且和吴用一样又阴又坏又损,呃……当然了,主要是因为足智多谋。

天闲星——李靖

《说唐》的作者或许是特别佩服李勣、李靖这样的大唐军神,所以认为只有半仙儿才能如此出色,于是李靖和徐茂公都成了出家的老道。

李靖是首席军师,地位不是徐茂公可比的,但是他很少呆在军中,特别喜欢到处瞎溜达,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天勇星——宇文成都

李元霸出世以前,宇文成都一直是公认的无敌大将军,普天之下知他大名却不服的大概只有一个裴元庆。

四明山一人对战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取胜,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武,如果不是那个逆天的李元霸,他或许真的可以天下无敌。

天雄星——裴元庆

人类范畴之内唯一一个可以匹敌宇文成都的大将,也是与非人类李元霸对战成绩最好的一位,接三锤而败走,让李元霸颇为赞叹。

天猛星——雄阔海

雄阔海能驱虎过涧,作战也极为勇猛。他知伍云召与宇文成都有大仇,恐其独木难支,于是自告奋勇随伍云召共同出战。

同时,雄阔海侠肝义胆,不顾一日夜急行水米未进,毅然力托千斤闸,助十八路反王脱困,可惜自己最终葬身在千斤闸下。

天威星——伍云召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名门之后,南阳突围颇有赵子龙大战长坂坡之风,威风八面。

天英星——罗成

无论相貌、打扮还是武艺,罗成与“英”太匹配了,白马银枪的少年将军,却有七岁打猛虎,十二岁破番兵的能力,真乃英雄出少年。

天贵星——李渊

李渊本是与紫微有仇的亢金龙临凡,二十八星宿多转世反王,只有他比较另类,成了紫微的爹,做了大唐开国皇帝。

天富星——宇文化及

他老爹宇文述帮助杨广上位,有从龙之功,而他本人因为杨广的爱屋及乌,也被引为心腹,加上本身贪赃枉法,所以说宇文化及富可敌国毫不为过。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个奸佞之臣,在杨广最无助的时候选择了弑君。当然,多行不义必自毙,自立为王的宇文化及遭到十八路反王围攻,最终被窦建德所杀。

天满星——尉迟恭

尉迟恭是打铁的出身,出世比较晚,除了被伍云召和罗成虐过之外,基本属于无敌的存在。

本来屡次追杀李世民,但是由于后来的表现,反而成了和秦琼齐名的股肱之臣,也算圆满了。

天孤星——单雄信

由于和李渊有杀兄之仇,所以单雄信选择了和其他三十八位结拜兄弟不同的路,在瓦岗解体后投效了王世充。

原本秦叔宝三人来投奔他时,让他看到了人间的真情与希望,不想后来秦琼、程咬金被徐茂公“拐走”,罗成又临阵倒戈。最终心灰意冷下,单雄信单骑踩唐营,以致被翻脸无情的罗成擒斩。

毫无疑问,单雄信是孤独的。

天伤星——伍天锡

伍天锡真的很受伤,在天昌关,他把和伍云召一路的相识反王尽数放入关中,后来怕不好向杨林交代,另外也达不到自己卧底的任务,于是打死了不像良善之辈的梁师泰,没想到引来了李元霸的复仇(梁师泰是李元霸的开路将)。

尽管伍天锡低声下气的好话说尽,却依旧被不依不饶的李元霸撕为两片。

天立星——杨林

商之闻仲、隋之杨林、元之脱脱,三个文学作品中令人敬佩的柱石老臣,却注定了悲剧收场。杨林一生都在扶立大隋,可惜天意难违。

天捷星——王伯当

王伯当神射无双,曾射死天下第九的魏文通,“捷”之一字当之无愧。

天暗星——李建成

说他阴暗没错,因为他残害罗成、尉迟恭;说他灰暗也没错,因为处处不如李世民。

他最大的暗,在于是真命天子的哥哥。

天佑星——伍登

伍云召之子,也是十八路反王中唯一善终的,最终归降李唐,永镇南阳。

天空星——谢映登

有大智慧,后离开瓦岗,随叔父修道去了,直到《薛刚反唐》还有出场。

天速星——孟海公

这个比较隐晦,和大家解释一下。孟海公有三个老婆,马赛飞、黑夫人和白夫人。黑白夫人被尉迟恭生擒后圈圈叉叉了,然后特别满意尉迟恭,于是改嫁了。马赛飞上战场就看上了罗成,可惜罗成不甩她,还一顿臭骂。

我推测孟海公可能有隐疾,不然不会三个老婆都……所以说,这个速,我想大家懂得,先声明,我可没开车,完全是学术性的讨论。

天异星——尚师徒

尚师徒绝对是个异类,为了以示忠心,一枪刺死了老师邱瑞,设计炸死了裴元庆,但是并没有因此被瓦岗憎恨,还在最后将儿子托付给秦琼后自刎了。

更有意思的是,被害死的裴元庆也不怪他,俩人死后阴魂还联手帮助秦琼破了铜旗阵。

天杀星——李元霸

很多人一定不满李元霸如此靠后,但是这个天杀星实在太适合他了,相比之下,什么李逵简直弱爆了。

被他杀了的天下第二宇文成都,天下第六伍天锡暂且不提,就说紫金山一战。李元霸靠着手里八百斤的一对大锤,生生把一百八十五万反王联军杀得只剩六十五万,这……我都想骂人了。

天微星——魏征

历史上著名的谏臣,在《说唐》里完全就是陪衬徐茂公打酱油用的,连台词都没几句。

天究星——伍建章

伍建章正直,同时也叫真儿,我相信对于杨坚的死很多人都心存怀疑,但是敢于深究并当殿骂君的只有他一个,着实令人敬佩。

天退星——罗艺

一开始听闻大舅哥被杨林所杀,马上整顿军马要报仇,但是挑了杨林两个太保之后,杨林到来一劝降,罗艺开出三个条件直接降了大隋,还和杨林结拜,一顿招待,等杨林走的时候还送了不少金银财宝,这退让的未免也太多了。

另外,罗艺的回马枪利用率很高,名震番邦,用回马枪,自然要退了。

天寿星——程咬金

如果说杨林和闻仲、脱脱很像,那程咬金对应的模板更多,牛皋、胡大海、焦赞……是一个脸谱化很重的福将角色。

最终在《薛刚反唐》中大笑而终,时年一百二十八岁,除了那些修仙的,大概活得是最长的一位了。

天剑星——弥天真人

《说唐》中使剑的武将几乎没有,多为修道之人,弥天真人算得上其中翘楚,在法力与李靖伯仲之间的情况下,凭借剑术十余合就杀得李靖败逃,实力可见一斑。

天平星——高谈圣

高谈圣绝对是一个公平公正、侠肝义胆的好官。在麻叔谋的传令官到相州找高谈圣索要小儿时,被愤怒的高谈圣一刀砍成两段。

之后雄阔海杀了麻叔谋,拥立高谈圣为白御王。

天罪星——麻叔谋

十恶不赦的恶魔,好食小儿肉,利用督造运河之机将沿途小儿吃个精光,后来变本加厉,命各州府供奉小儿。

最终被替天行道的雄阔海一斧劈成两半,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天损星——苏定方

同为“军神”级的人物,苏定方就没有李勣和李靖那样的好待遇,被彻底打成了反派。

为了诱罗成中计,骂人家是“卖屁股的小官儿”;后五龙会,眼见事不可为,临阵倒戈,导致五王惨败;后传中,又骗罗通力杀四门,使其险些葬送在左车轮手中。

夺笋。

天败星——邱瑞

邱瑞真的挺失败的,奉命讨伐瓦岗,结果被宇文化及陷害,于是降了瓦岗,背上叛国的骂名。

之后在攻打临阳关时,自恃是尚师徒的老师,自告奋勇去劝降,结果被尚师徒一顿狂怼,师徒反目,最后又被徒弟一枪刺死。

天牢星——李密

李密虽然名义上是瓦岗之首,西魏之王,但实际上瓦岗众将皆是贾柳店结拜兄弟,对他毫无归属感。

徐茂公和魏征私放李世民被逐,却写诗揶揄李密。李密命秦琼、罗成去追,二人鬼混一日回来应付,李密要斩,这时程咬金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你不想想你的王位是哪来的,还在这里大放厥词。

瓦岗,像一个无形的监牢囚禁着李密,可惜他却不自知,反而乐在其中。

天慧星——张善相

张善相在书中只是被提到过名字,从来没有正式登场,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的聪慧过人。

他有两个老师,一个是让杨林拼死命挡不住四十合的曹延平,一个是六十四路烟尘之首,香山老祖林澹然,可以说张善相是武、道双修,能被大将曹延平和真仙林澹然同时看中,收为弟子,可见张善相的不俗之处。

天暴星——杨广

弑父、篡位、杀兄、霸嫂、奸娘、欺妹,视人命如草芥,嗜杀成性,残暴无度……总之,《说唐》中的杨广是一个一无是处、十足的无道昏君。

天哭星——窦建德

窦建德确实该哭,被自家人欺负的不要不要,而且还是小辈儿。

原本作为李渊的小舅子,和李渊一家走得很近,但是自从在河北称王后,似乎多少就有了一些隔阂,之后紫金山被四外甥李元霸逼迫跪献降表而与李唐彻底决裂。

五龙会于枷锁山被罗成生擒,原本因为与李渊的亲戚关系和同为二十八星宿临凡的宿命,很大概率会被赦免,没想到被徐茂公指使秦琼于馆驿烧死,最终栽在了曾经的自己人手中。

天巧星——柴绍

柴绍虽然笔墨不多,但是颇有亮点。单雄信与李唐有仇,看见太原李家的人就喊打喊杀,偏偏对李渊的女婿柴绍从来没有过分的行为。

另外,李元霸性子很暴,下手没轻没重,其他人避犹不及,除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只有柴绍能管住他,所以长期扮演类似李元霸“保姆”的角色,算得上一个巧人。


以上种种,纯属娱乐,不喜勿怪。

隋唐演义中扬州城夺魁大会都有谁参加了,罗成怎么得了第一

好家伙,扬州城夺魁大会轰动天下,参加的人物太多太多了。

也难怪,毕竟靠山王杨林许下的条件太诱人了:谁能夺取武状元,谁就有资格接替大隋朝的江山!

就凭这一点,什么十八路反王啦,三十六道烟尘啦,七十二条好汉啦,一个个意气风发,干劲十足!

首先来说,作为各路反隋势力之首的瓦岗寨几乎是倾巢而出。

由大元帅秦琼秦叔宝带队,率领着神枪少保罗成罗公然、赤发灵官单通单雄信、大刀王宣王君可、勇三郎王勇王伯当、神射手谢科谢映登、铁面判官尤通尤俊达、空锤大将齐彪齐国远、铁枪大将李豹李如辉、小二郎金城金方显、赛展熊牛盖牛连城,等等等等。

这么说吧,瓦岗山能打的基本上都去了。

除了瓦岗寨精英尽出之外,其余的反隋势力们也都不甘落后啊。

河北凤鸣王李子通带着大元帅伍云召去了。

相州白御王高谈圣带着大元帅雄阔海去了。

曹州宋义王孟海公带着大元帅上官迪去了。

山后定阳王刘武周带着大元帅宋金刚、先锋官甄翟儿去了。

夏明王窦建德带着自己的两位结义兄弟苏定方、刘黑闼去了。

洛阳王王世充带着大元帅段达去了。

冀州王高士达带着弟弟高士开去了。

兖州鲁王徐元郎带着部将暴天虎去了。

苏州王沈法兴带着部将李伯威去了。

楚州王雷大鹏带着部将金德明去了。

江陵王萧铣带着部将洪灵天去了。

知世王王博带着部将彭虎去了。

大梁王李轨带着部将何天豹去了。

突厥王罗可汗带着部将铁木金去了。

明州王张金称带着部将葛家烈去了。

高丽王李凤带着部将左雄去了。

红螺寨的总辖大寨主伍天锡去了。

天平山的总辖大寨主盖世雄去了。

盘龙岭的总辖大寨主龙啸天去了。

祁连山的总辖大寨主满天星去了。

…………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山西朔州麻衣县,有个打铁的铁匠,此人复姓尉迟单字名恭,字表敬德,他不知从哪儿听到了消息,也千里迢迢的赶去了。

总之一句话,大江南北的英雄、黄河两岸的好汉,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云集扬州城。

谁不想在夺魁大会上独占鳌头?谁不想当着天下群雄的面扬名露脸?

当然了,以上这些人都是反隋的,保隋的也得有啊。

由靠山王杨林掌控全局,统大军三十余万,率领着天宝大将宇文成都、金刀殿帅左天成等人,在武科场周围事先做下了层层埋伏,单等时机一到,全歼与会群雄。

至于罗成怎么得了第一?很简单因啊,人家罗少保艺压群雄,无能能敌,自然是第一了。

可能有朋友要说了,不应该啊,罗成虽然厉害,但也仅是天下第七条好汉,怎么就无人能敌了呢?

不错,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罗成确实排在第七名,比他厉害的还有六人呢。

隋唐十八条好汉分别是:

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条:天保将军宇文成都;

第三条: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

第六条:双镗无敌伍天锡;

第七条:神枪少保罗成;

第八条:靠山王杨林;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条: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十一条:八马将军新文礼;

第十二条:双枪大将定彦平;

第十三条:银面韦陀秦用;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铁锤大将梁师泰;

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

第十八条:赤发灵官单雄信。

十八条好汉这么一排列,我们就能看出来,排第一的李元霸、排第二的宇文成都、排第三的裴元庆、排第四的雄阔海、排第五的伍云召、排第六的伍天锡,这六人都比罗成厉害。

但是,您别忘了有这么一句话: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抗拒!

前六位好汉虽然都比罗成厉害,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都没有和罗成比啊。

第一条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刚到扬州城外的天昌关,就被他爹李渊一支大令给调回去了,根本就没进扬州城。

第二条好汉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听从靠山王杨林的安排,自然不会下场比武。

第三条好汉银锤太保裴元庆在伐五关的时候死在了庆坠山烈火阵。

第四条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来晚了,他赶到的时候夺魁大会已经结束了。

第五条好汉伍云召在跟高丽国大将左雄交战时,不幸丧命在左雄的没尾驹尾巴之下,都没来得及跟罗成动手。

第六条好汉伍天锡镇守天昌关之时,由于打死了梁师泰,结果被李元霸给撕了。

故此,排名第七的罗成才捡了个大便宜,最终夺取了武状元。

下面咱们就简单介绍一下比武的经过。

比武未开始之前,先进行了两场热身赛。

第一场:罗成大战苏定方

夏明王窦建德攻打北平府的时候,苏定方射杀了罗成他爹北平王罗艺,罗成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恨不得将苏定方碎尸万段。

俗话说得好,要解心头恨,拔剑斩仇人!

如今罗成一看到苏定方,那真是血灌瞳仁,眼珠子都红了。二话不说,扑过去就打。

苏定方虽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但如何能是罗成的对手?几个回合,便被罗成打得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夏明王窦建德一看,这可怎么办,时间一长苏定方非被罗成打死不可。他不敢劝说罗成,只好求助各路反王及瓦岗寨群雄。

最后在大家的劝解下,罗成这才答应暂饶苏定方一命。

第二场:伍云召大战尉迟恭

罗成和苏定方的战斗刚结束,也不知怎么的,伍云召居然和尉迟恭打起来了。

尉迟恭那两下子怎么跟伍云召比?两人一伸手,几个照面尉迟恭就被伍云召打得鼻青脸肿。

尉迟恭倒也光棍儿,心说罢了,有这个姓伍的在,我就别想夺魁。

于是,尉迟恭不等比武大会开始,他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两场热身赛结束以后,比武正式开始。

一开场,定阳王刘武周的先锋官甄翟儿就连胜两阵,凭着掌中一柄金雀斧,斧劈了洛阳王王世充的大元帅段达和知世王王博的部将彭虎。

接着是天平山的大寨主盖世雄出马。这盖世雄掌中的一对飞钹十分厉害,先打死了甄翟儿,后来又打死了兖州鲁王徐元郎的部将暴天虎、江陵王萧铣的部将洪灵天、大梁王李轨的部将何天豹。

盖世雄连胜四阵,嚣张至极,结果惹怒了瓦岗寨五虎上将之一的勇三郎王伯当。王伯当箭射飞钹,打败了盖世雄。

突厥王罗可汗手下的部将铁木金凭着掌中一对渗金蒺藜棒,打败了王伯当。

伍云召素来与瓦岗诸将有交情,他见王伯当败下阵来,催马摇枪大战铁木金。伍云召太厉害了,几枪就杀败了铁木金。

高丽王李凤的部将左雄一催胯下没尾驹,晃动掌中一对夹钢板斧,大战伍云召。

本来以左雄的武艺,如何能是伍云召的对手?哪知他的战马没尾驹十分古怪,伍云召一个没留神,被没尾驹的尾巴击中头颅。可叹伍云召命丧当场。

瓦岗寨大元帅秦琼秦叔宝见状大怒,一催胯下呼雷豹,挺枪大战左雄。结果没尾驹斗不过呼雷豹,左雄被秦琼一枪挑死。

楚州王雷大鹏的部将金德明催马大战秦琼。本来金德明不是秦琼的对手,但此人善使流星锤,凭着流星锤战胜了秦叔宝。

神枪少保罗成一看表哥吃了亏,催马摇枪直取金德明。五、六个回合,金德明被罗成挑于马下。

接着,冀州王高士达的弟弟高士开下场挑战罗成,苏州王沈法兴的部将李伯威下场挑战罗成,明州王张金城的部将葛家烈下场挑战罗成,祁连山的大寨主满天星下场挑战罗成,等等等等吧。

结果,上去一个败一个,上去两个败一双。

最终,罗成枪挑四十二员战将,一举夺魁!

然而就在罗成夺取武状元之后,靠山王杨林一声令下,他事先准备好的绝户计开始实行了。

突然,武科场周围涌现出了大量的弓箭手。他们连射箭带放火,片刻功夫就火光冲天,想要火烧群雄。

与此同时,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开始带着大军四处围剿。很多很多的人虽然躲过了箭射和火烧,但却没有躲过宇文成都的屠杀。

霎时之间,扬州城就成了修罗战场。

众豪杰惊怒之余,纷纷涌向城门,准备杀出城去。

然而,此时扬州城的城门已经启动了千斤闸,只要千斤闸一落下,与会群雄一个也休想逃走。

就在这个紧急时刻,紫面天王雄阔海从外面赶来了。

他保着相州白御王高谈圣也来参加夺魁大会,哪知路上发生点儿意外,晚来了一步。

雄阔海一看不好,不顾个人安危,力举千斤闸。

由于他一路奔波劳累,再加上两日两夜水米未进,在苦苦支撑了大半天后,最终由于体力不支,惨死在千斤闸之下。

群雄逃出城之后,靠山王杨林还不死心,率大军紧追不舍。罗成怒不可遏,回马大战杨林。结果杨林死在了罗成的枪下。

至此,轰动天下的扬州城夺魁大会结束了。

这场大会,各路反隋势力固然伤亡不小,但身为大隋朝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靠山王杨林也为此而丢了性命。

零娱场